食用菌检测
一、感官品质检测
外观形态检测包括观察菌盖形状、颜色、菌褶排列等特征,正常食用菌应菇形规整、色泽均匀,破损菇比例需≤15%。
专业检测人员会对比标准样品进行形态学鉴定,常见品种如香菇、平菇等具有独特的形态学标记。
气味鉴别要求具有该品种特有的清香,无酸败、霉变等异味。
部分掺假产品会添加人工香精,需结合理化检测综合判断。
二、理化指标检测
水分含量检测采用105℃恒重法,干制食用菌水分标准为≤13%。
检测时需记录干湿比(脱水率),否则无法准确判定结果。
安全指标检测包括:
重金属:铅、镉、砷等(原子吸收光谱法)
农药残留:有机氯、有机磷类(GC-MS/LC-MS/MS)
二氧化硫:亚硫酸盐类漂白剂(滴定法)
三、微生物检测
卫生指标检测项目:
菌落总数:反映卫生状况
致病菌:沙门氏菌、金黄色葡萄球菌(平板计数法)
霉菌毒素:黄曲霉毒素等(HPLC法)
四、特殊检测项目
DNA分子鉴定通过PCR技术鉴别品种真实性,尤其适用于高价品种如松茸等。
部分机构可提供菌丝极性分析服务,用于育种研究。
营养成分分析包括:
蛋白质含量(凯氏定氮法)
维生素与矿物质(光谱法)
活性成分如多糖(色谱法)
五、检测流程规范
样品制备要求:
干制品需粉碎过20目筛
新鲜样品需记录储存温度
罐头产品需沥干汤汁检测固形物
报告内容应包含:
感官评定结果
理化指标实测数据
安全指标与标准限值对比
明确结论(合格/不合格)