防尘口罩检测
呼吸阻力与气密性验证
吸气/呼气阻力:使用压力差法或流量法测量呼吸阻力(呼气阻力≤350Pa,吸气阻力≤250Pa);
气密性测试:通过正压/负压法检测口罩与面部贴合度(泄漏率≤8%)。
材料安全性分析
有害物质检测:检测甲醛(≤0.1mg/m²·h)、TVOC及重金属(铅、镉等)含量,满足GB 2626-2019标准;
阻燃性能:依据GB/T 32610-2016进行垂直燃烧测试,燃烧蔓延长度≤150mm。
结构与耐久性测试
连接强度与牢固度:测试耳带、鼻夹等部件的抗拉强度(≥10N)及反复佩戴后的结构稳定性
环境适应性:湿热循环(40℃/95%RH)及低温(-30℃)测试材料老化与变形情况。
二、检测流程与工具
分阶段检测流程
初检阶段:目视检查外观缺陷(毛边、污渍)及尺寸误差(长度/宽度偏差≤±5%);
实验室测试:
使用光谱仪分析熔喷布、无纺布等材料的成分(如聚丙烯含量≥90%);
通过气溶胶发生器模拟粉尘环境,量化过滤效率;
气密性专项测试:真人佩戴或人工头模法检测泄漏率,结合压力传感器记录数据。
关键设备与标准
检测仪器:
气溶胶粒径分析仪(0.3μm颗粒物检测);
万能材料试验机(耳带拉伸强度测试);
参考标准:
工业防尘口罩:GB 2626-2019、AQ 1114-2016;
日常防护口罩:GB/T 32610-2016、T/BJFX 0001-2020。
三、性能判定与优化建议
合格标准:
过滤效率≥95%(KN95/KP95级)、呼吸阻力≤350Pa、泄漏率≤8%;
耳带断裂强力≥10N、无甲醛超标及表面粉化现象。
改进方向:
若过滤效率不足,可升级熔喷布克重(≥25g/m²)或优化静电驻极工艺;
呼吸阻力过高时,调整材料透气性(如增加打孔设计)或降低过滤层密度。
防尘口罩检测需综合过滤性能、佩戴舒适性及材料安全性,依托CNAS/CMA认证实验室完成全项测试,确保符合工业防护与民用场景需求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