中药粉末成分分析
检测样品
人参粉,黄芪粉,当归粉,鹿茸粉,灵芝粉,三七粉,白芍粉,川芎粉,枸杞粉,茯苓粉,白术粉,丹参粉,牛蒡子粉,薄荷粉,金银花粉,甘草粉,黄连粉,吴茱萸粉,山楂粉,党参粉,莲子心粉,栀子粉,生地黄粉,熟地黄粉,黄芩粉。
检测项目
多糖含量测定,生物碱含量测定,黄酮类化合物分析,挥发油成分分析,皂苷含量测定,丹参酮含量测定,人参皂苷分析,苦味素含量测定,有机酸含量测定,氨基酸谱分析,微量元素检测,重金属含量分析,农药残留检测,黄酮苷含量测定,酚类化合物分析,蛋白质含量测定,维生素含量检测,糖苷含量测定,苦杏仁苷含量分析,多酚含量测定,木脂素类化合物分析,甾体类化合物检测,三萜类化合物测定,抗氧化活性分析,淀粉含量测定。
核心分析方法与流程
色谱-质谱联用技术
高分辨液质联用(LC-HRMS):采用线性离子阱-静电场轨道阱系统,结合中药成分数据库,可定性定量检测16种以上成分(如生物碱、黄酮类、苷类)。
气相色谱-质谱法(GC-MS):适用于挥发性成分(如萜类、酯类)的分离鉴定,检出限低至0.1μg/g。
样品前处理技术
溶剂梯度萃取:根据成分极性差异,依次使用水、乙醇、乙酸乙酯等溶剂分离不同组分,提高目标物富集效率。
超高压液相预处理:通过超滤膜(0.22μm)去除颗粒物,减少色谱柱堵塞风险。
二、关键检测项目与标准
检测类别 核心指标 技术方法 标准依据
有效成分 生物碱(如黄连素) HPLC-UV法 《中国药典》2025版
杂质控制 重金属(铅、镉) 原子吸收光谱法(AAS) GB 5009.268-2025
稳定性评估 水分含量 卡尔·费休法 《中药制剂通则》
安全性验证 农药残留(有机磷类) GC-MS/MS法 GB 23200.121-2025
质量控制与验证要点
方法学验证
线性与范围:要求R²≥0.999,覆盖目标成分50%~150%浓度区间。
加样回收率:需达到95%~105%(RSD≤3%),验证提取效率。
数据库匹配
建立中药指纹图谱库,通过主成分分析(PCA)筛选质量标志物(Q-marker),确保批次一致性。
操作规范与风险控制
样品保存要求
粉末需避光密封(湿度≤10%),-20℃冷藏保存,避免黄酮类成分氧化降解。
干扰因素排除
多组分共存时,采用二维色谱(2D-LC)分离重叠峰,避免假阳性结果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