苹果酸脱氢酶测定
一、检测原理与核心方法
紫外比色法
反应机制:MDH催化L-苹果酸与NAD⁺反应生成草酰乙酸和NADH,通过监测340nm处NADH吸光度下降速率计算酶活性(正反应)或利用草酰乙酸与NADH反应(逆反应)。
操作流程:
样本与反应液(含苹果酸、NADH、缓冲液)混合,37℃孵育后分时段测定吸光度变化。
酶活力计算公式基于ΔA(吸光度差值)、摩尔消光系数及样本参数(如体积、蛋白浓度)。
试剂盒检测
商用试剂盒:
血清检测:采用速率法,5分钟内完成测定,灵敏度高(CV=1.2%),支持紫外分光光度计或酶标仪检测。
组织/细胞检测:需制备匀浆液离心取上清,按蛋白浓度或样本鲜重计算酶活力单位(nmol/min/mg prot或nmol/min/g)。
二、样本处理与仪器要求
样本类型与预处理
血清/血浆:空腹采血,避免溶血,离心后取上清直接检测。
组织/细胞:
动物组织:生理盐水匀浆后离心取上清。
培养细胞/植物:PBS破碎后离心。
仪器配置
核心设备:紫外分光光度计(340nm)、恒温孵育箱(37℃)、离心机及微量移液器。
高通量检测:酶标仪或半自动生化分析仪适配96孔板,支持批量样本分析。
三、临床参考值与意义
正常范围
成人血清:80~310 U/L(速率法)。
新生儿:约为成人值的2倍。
异常结果解读
活性升高:
心血管疾病:心肌梗死(胸骨后剧痛、心律失常)。
血液系统异常:溶血性疾病、巨幼红细胞贫血。
恶性肿瘤:肝癌转移。
四、注意事项与质控
实验优化
干扰控制:避免样本脂血、黄疸,确保试剂避光保存以减少背景干扰。
标准曲线:预实验需用丙酮酸梯度溶液建立吸光度-浓度标准曲线。
临床检测要求
空腹采血:检测前禁食12小时,避免饮食影响酶活性。
重复检测:异常结果需结合其他指标(如LDH、CK-MB)综合判断。