公路声屏障检测
一、核心检测项目
声学性能检测
降噪效果:采用声级计(A/C计权)测量插入损失量,检测前后声压级差≥10 dB(A),满足JT/T 646.5-2017标准。
吸声与隔声性能:通过混响室法或驻波管法测试吸声系数(≥0.6)及隔声量(≥30 dB),评估声屏障材料对中高频噪声的衰减能力。
物理与机械性能检测
抗压/抗拉强度:实验室测试混凝土、金属或玻璃钢声屏障的力学性能,抗压强度≥30 MPa,抗拉强度≥15 MPa。
抗风压性能:模拟12级风速(≥37 m/s)加载,验证声屏障结构稳定性。
环境耐久性检测
耐候性测试:紫外老化试验(≥500小时)及高低温循环(-30℃~80℃),要求材料色差ΔE≤2.0且无开裂、脱层。
盐雾腐蚀:中性盐雾试验1000小时,金属部件表面无锈蚀或镀层剥落。
结构参数检测
安装精度:检测立柱竖直度偏差≤3 mm/m、顶面高程误差±10 mm、基础外露宽度≥设计要求,参照TJG E1002-2024规程8。
表面质量:目视或仪器检查涂层厚度(≥80 μm)、平整度(≤2 mm/m)及顺直度(≤5 mm/10 m)。
二、执行标准与规范
核心标准
JT/T 646.5-2017:公路声屏障降噪效果检测方法。
TB 10428-2018:铁路声屏障施工质量验收标准(插入损失量检测)。
TJG E1002-2024:公路声屏障结构设施检测规程(天津市地方标准)。
辅助标准
GB/T 19889.3(隔声性能)
GB/T 20247(吸声系数测量)
GB/T 9276(耐候性测试)
三、检测流程与实施要求
现场检测流程
准备工作:确认气象条件(风速≤5 m/s、无雨雪)、背景噪声≤55 dB(A)。
设备校准:声级计需提前24小时通电预热,并通过标准声源校准。
数据采集:在声屏障内外侧布置测点,测量距离屏障1 m、高度1.2~1.5 m,连续采集3组数据取均值。
实验室检测流程
样品制备:提供完整声屏障组件或按标准切割试样(如300×300 mm板材)。
分项测试:优先完成无损检测(如声学性能),再进行破坏性试验(如力学性能)。
报告生成:包含原始数据、检测方法、结果对比及是否符合设计要求的结论,需附CMA资质章。